
理財是指資金的籌措和使用,是一種財務管理技巧,同時又是使投資收益達到最大化所採取的方法和手段,是一種生財之道。
-
- 投資與理財的關係
投資與理財的兩者關係:投資就是經過決策,通過一定的投入來達到投資目的的投資行為,而理財是為使投資達到收益最大化所採取的方法和手段。理財活動包括投資行為,投資是理財的一個組成部分。
理財的意義
一般人談到理財,想到的不是投資,就是賺錢。實際上理 財的範疇很廣,本書為理財所下的定義,是理一生之財,也就 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。包含以下涵義:
1. 理財是理一生之財,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。
2. 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,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 (現金 流出),也需要賺錢或贖回資產來產生現金流入。因此不 管現在是否有錢,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。
3.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。因為未來的現金流量具有不確 定性,包括人身風險、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,都會影響 到現金流入 (收入中斷風險) 或現金流出 (費用遽增風 險)。
理財的目的
從整體的層面來看,理財的目的主要有四:
1. 平衡一生中的收支差距:人的一生大約只有一半的時間 有賺錢的能力,若能平衡收支之間的差異,將工作期的 收入超過工作期生活支出的部分儲蓄起來,加以投資運 用,除了支應子女的個人資源養成支出之外,退休時可
靠理財收入來安養晚年。
2. 過更好的生活:每個人都希望過好日子,而不僅是滿足
由生到老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已。若想過更好的生活或實 現夢想,則理財規劃就成了實現夢想的過程。理財的重 點在於資產存量的配置,也就是有效的運用財富,產生 投資收益,讓自己及家人能過更好的生活。
3. 回饋社會:很多企業家,其收入財產早已可滿足前述兩 個目的,但是他們還是全力投入經營企業、造福員工、 繳稅協助政府建設,並捐款設置文化慈善基金會盡回饋 社會的責任。
4. 對抗通貨膨脹:長期來看通貨膨脹會持續,這將使得金 錢的購買力大幅降低,因此必須以較積極的方式投資運 用資金來對抗通膨。
三個正確的基本理財觀念
基本理財觀念一:投資不要一窩蜂,適合別人的投資商品,不一定適合自己。
這個基本觀念其實若您仔細想想,也就不難理解,每個人在年齡、家庭狀況、現有資產、對風險的可承受度…等理財基礎點上都不同,那麼理財的方式怎麼可能一樣,選擇的投資商品又怎麼可能相同?從下圖的理財規劃架構,相信你可以更明顯的感受。
基本理財觀念二:真正的理財不僅是投資,還包括貸款、保險、節稅。
因為理財的定義是,管理一生的財富,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管理與風險管理。人一生中,主要生涯規劃包含了事業、家庭、居住、退休,因此因應而生購屋、結婚、教育基金、退休基金等理財目標,而這些就需要透過投資、貸款、保險、節稅等理財計劃加以實現。有多餘可支配預算時進行投資;不足時則以貸款因應;以保險保障自己與家人在收入中斷時仍可維持基本生活;藉由合法節稅,無須縮衣節食也能減少支出,增加可支配預算。
基本理財觀念三:根據市場經驗顯示,80%-90%的理財成敗,決定於投資組合。
何謂投資組合?就是運用現有籌碼,在自身風險承受、預期報酬需求考量後,選定適合理財工具,達到預期的理財目標。通常有效率的投資組合,風險與預期報酬成正比,反之若當風險與預期報酬成反比時,則為無效率的投資組合。
因此成功理財的重點就在於正確評估投資人自身的需求及能力,瞭解每項投資工具的特色,擬定最佳的投資組合,以降低風險提高報酬。